原标题
:沪港两地青年中华传统文化体验之旅走进上海闵行 活动现场合影。沪港 闵行海外联谊会供图 中新网上海6月21日电(记者 范宇斌)“览闵行古今 品国风古韵”——沪港两地青年中华传统文化体验之旅活动近日走进上海闵行。两地据悉,青年
该活动是中华之旅走进由上海海外联谊会指导
,闵行海外联谊会
、传统九龙社团联会共同组织的文化“青年跃动——2023香港大学生上海实习计划”的组成部分
,旨在通过沪港青年共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体验让香港实习青年更深入了解内地、上海认识上海。闵行 沪港青年观看鼓乐表演 。沪港 闵行海外联谊会供图 尝一口亲手做的两地桶蒸糕,剪一张吉祥的青年剪纸,寄一份饱含深情的中华之旅走进家书,在合作互动中加深沪港青年交流 。传统
当日 ,文化香港青年闵行实习团和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40余名沪港两地青年一起走进“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闵行区颛桥镇,深入体验颛桥剪纸、颛桥桶蒸糕、传统书信等文化元素 。 沪港青年观看桶蒸糕制作。 闵行海外联谊会供图 土灶台的香糕是颛桥人的童年味道。桶蒸糕技艺非遗传承人沈静带领青年们参观桶蒸糕工坊 ,介绍传统制作工艺与手法。沪港两地青年携手合作 ,试着共同筛糯米粉
、铺红糖粉、撒上核桃果仁,制作桶蒸糕。桶蒸糕新鲜出炉后
,青年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自己的得意之作
,一边在朋友圈晒美食和新交的朋友。 沪港青年体验制作桶蒸糕。 闵行海外联谊会供图 会“跳舞”的剪纸是光影下的艺术故事。以颛桥打造的“颛韵清风”系列首部剪纸影戏短片《羊续悬鱼》为开场,闵行区非遗剪纸传承人李春玲带领青年们进入了剪纸世界,她向大家展示各类精美的剪纸作品,介绍剪纸皮影的道具和表演方式,还教授独特的剪纸技巧
,示范“剪刀不转纸转”的技巧 ,指导青年们在红纸上剪出鱼形图案,用吉祥的中国图案为自己和家人祈福。 端午节将至,活动组织方安排了“一封家书寄情思”环节 。让身处异乡的香港青年们在印有上海标志性建筑和中国生肖兔的明信片上
,写下对家人朋友最深切的思念和祝福。不少香港青年表示 ,这是自己第一次通过实体书信的方式向远在香港、海外的家人朋友们传递祝福,感受到传统书信别样的文化温情与魅力。 香港青年体验书信文化
。 闵行海外联谊会供图 穿上中国传统华服,观一曲鼓舞,制一个香囊 ,品一杯中国功夫茶,切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沪港两地青年来到上海莘庄工业区“得丘礼享谷” 。一首传统《战鼓》舞曲
,节奏变化丰富的鼓声与演员的表情动作相得益彰,沪港青年都被中国鼓乐所表现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所折服。“太震撼了 !”演出完毕,两位女生用力鼓掌,粤语和普通话交织在如潮的掌声中
,和谐而亲切
。 “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在华服着装环节,沪港青年穿上了各朝各代的华服和甲胄 ,纷纷拍照留念。“中国历史悠久 ,每个朝代的服装制式都不同
,我一直想体验汉服
,这次终于实现啦。”香港大学附属学院学生曹宇晴说
。 香囊制作活动受到众多青年的喜爱 。香港科技大学大二学生麦永礼第一次见到香囊,他说 :“我申请来内地实习,是为了近距离体验内地文化 ,这半个月的实习之旅让我收获颇丰 。以前我只知道端午节要划龙舟、吃粽子
,今天我新了解到制作和佩戴香囊的习俗,真是有趣 。我还根据自己喜好
,用崖柏粉
、迷迭香、玫瑰做成香囊,味道很像百香果。” 茶道体验环节也是座无虚席。经过茶艺师讲解演示 ,沪港青年们上手学习泡茶、敬茶礼 ,一起体验备具 、赏茶
、温具、洗茶、沏茶、奉茶等泡茶工序,了解中国茶道文化的礼仪和寓意 。 沪港青年体验“马桥手狮舞” 闵行海外联谊会供图 此外
,沪港青年们还体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桥手狮舞”,学习一些有代表性的手狮舞表演动作
。在文化拓印体验、趣味投壶比赛环节,青年们一试身手 ,了解古人的雅致生活智慧和精神志趣追求
。 闵行海外联谊会执行副会长陈超表示 ,希望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为媒 ,进一步增进沪港青年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让两地青年更珍惜同根同源、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今后的工作 、学习、生活中
,更珍惜这份家国情怀和文化渊源,共同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 接下来
,闵行海外联谊会将继续探索以中华传统文化交流,带动港澳青年了解历史文化 、国家发展路径和发展成就,增强港澳青年爱国
、爱乡、爱中华文化的情怀。(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